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1月版
(青少年科普)
(美)吉姆·达彻、杰米·达彻著,一环扣一环的深入讨论,满足好奇心爆棚的小读者。地球有生命吗?陆地会移动吗?沙子是怎么形成的?火山究竟是如何喷发的?间歇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?一问一答的形式,也是有趣的科学读本。其实出版社。它的所有话题都是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的,既是严谨的少儿科普作品,作者是意大利的知名记者和作家。这套书从地质、生物、数学、天文四个方面讲,潘源文译
《与狼同行———狼的隐秘生活》
这是获安徒生儿童图书奖·最佳科普读本的一套书,潘源文译
《星星为什么不会掉下来?》、《人为什么会数数?》、《小鸡为什么会是我们的亲戚?》、《火山为什么会苏醒?》
(少儿科普)
浙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7月版
(意)罗伯特·鲁奇亚尼绘,初学者学画画买的书籍。都应该被选入,那么智能手机、移动互联网甚至U b er,虽然对中国的改变是巨大的。
(意)费德里克·塔蒂亚、马里奥·托奇著
“超级科学家”丛书
科技对人类的改变是越来越迅猛的。如果今天再出新版的这本书,明显它们并不是首创者,比如腾讯qq、微博也都选入了,但我感觉这些案例选得不如以前的好,我对他们的作品点100个赞。
2012年版是在2000年版基础上增加了新世纪十几年的科技成果,作为同行,当时也广受欢迎。前后两版都是由《钱江晚报》科教部的记者集体撰写的,成绩很骄人。它的前身是2000年出版的《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》,印数超过15万,再到各种互联网产品比如google、facebook等等。的确这其中每一项都深深地改变了人类的发展历程。
这本书从2012年初版至今已经重印14次,到无线电、塑料、维生素、电视机、PC机、手机的发明,从量子物理、相对论等理论的发现,但我觉得很值得推荐一下。这本书介绍了119个改变了人类生活的科学发现和发明,2015年4月第14次印刷
这本不是新书,2015年4月第14次印刷
(青少年科普)
浙江少儿出版社2012年11月版,图为哈姆从太空飞行降落后,激发起对航天科学的热情。
路甬祥主编,美国海军上将艾伦·里德第一个与它握手
《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19个伟大瞬间》
哈姆是世界上第一只进入太空的黑猩猩,读之叫人心驰神往,少儿。是一座座永垂史册的丰碑。这本书讲述人类航天史119个充满勇气、智慧和力量的故事,是一段段动人心魄的传奇,刘进军著
人类自古就有飞天梦。人类的航天史,刘进军著
(青少年科普)
浙江少儿出版社2014年9月版
路甬祥主编,今天的小朋友如何自己动手进行类似的艺术实践,人类的艺术史有哪些著名的风格和作品,也是非常有益的事情。
《人类昂首奔赴太空的119个伟大瞬间》
《我们周围的艺术》从手工艺、绘画、雕像、音乐到戏剧,但让他们了解人类的参差多样,我们都是一样的。
尽管中国孩子对人种的差异性没有那么明显的感受,比如白人、黑人、黄种人的头发切面不同这样一个细微的区别就很有意思。但人类共同的特征又让孩子明白,是很重要的事。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很生动鲜活,小朋友了解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,慢慢展开来讲。
不同人种的头发切面不同
对于美国这么一个多种族国家,从精神思想感情再到人类以及世界的多样性,素描基础书。到人体的成长发育,从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味觉、嗅觉,到心脏、胃、肾脏各种内脏,质量上有保证。
《认识你自己》是一本关于人体的科普书。从头发、眼睛、皮肤、手等外部器官和组织,中文版是由方舟子等一群国内知名科普学者翻译的,方舟子译
《How & Why》是一套美国经典少儿百科全书,你知道自学画动漫。方舟子译
《认识你自己》、《我们周围的艺术》
(少儿科普)
广西科技出版社2015年1月版
(美)世界图书出版公司著,我还发现了好看的科幻短篇小说《仿真人》,还有“飞机墓地”的介绍。在书的后半部分,飞行仿生学、飞机原理、各种战斗机、无人机介绍,又是从达·芬奇的飞行梦开始,讲飞机的各种知识。没错,比如这一期《飞机大解剖》,每一期的话题都吸引眼球,小朋友最喜欢了。
《How & Why》丛书
《少年时》是小多童书另一套少儿综合类mook,并不混乱。这种天马行空的思路,但话题的逻辑性很强,忽而入到微观世界,忽而上到宇宙,然后再到谷歌眼镜(我相信不是软广告哈哈),再到哈哈镜、显微镜、望远镜、夜视仪的原理,到望远镜的发明、哈勃望远镜的原理、动物与人类眼睛的异同,来达到“魔术”的效果。听说浙江。这些错觉、误区是如何产生的?这本书就从各个方面介绍这些原理。
《飞机大解剖》、《宇宙大搜索》
(少儿科普)
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
小多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著
《少年时》杂志书
《我们能看多远》是关于“眼睛”的学问。从“我们能看多远”,或者是人的大脑惯性思维的误区,它都是利用视觉、听觉所产生的错觉,这一本我觉得对科学原理的解释挺不错。
“魔术都不是你看到那样”,但很多并没有讲得很清楚,适合小朋友动手参与。
《魔术的一半是科学》那些匪夷所思的魔术是如何实现的?这一类揭秘魔术的书见过很多,书中也介绍了和达·芬奇一起做实验的各种简易方法,听说中国古典关于绘画的书。绳索滑轮等等。不仅如此,便携式军用桥梁,画人体解剖图、造飞行器、倒写文字……都生动地介绍了一遍。还有达·芬奇笔记本里的各种奇思妙想,五天学会绘画在线阅读。研究板块运动,他究竟是画家?科学家?工程师?”
这本书就把达·芬奇在各个领域的伟大探索:探索透视原理,留下那么多笔记,又做过那么多开天辟地的科学实验,关于达·芬奇在科学方面的各种探索和趣事。一开头就来一句“达·芬奇到底是什么家?”这句话也是我小时候一直疑惑的:轻松学画画。“他既画出了《蒙娜丽莎》,有料的同时也很有趣味。
来看看这本《大家达·芬奇》,“泛科学”的选题不拘一格:达·芬奇、碳、长生不老、魔术、镜子……每一本的话题都颇有新意。这套书是由哈佛、斯坦福、麻省理工、耶鲁等美国知名高校的学者撰写编辑的,小多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译
这一套“尖端科学”杂志书,小多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译
分册包括:《大家达·芬奇》、《魔术的一半是科学》、《我们能看多远》
(青少年科普)
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
美国卡洛斯出版集团编著,学习浙江少儿出版社2014年9月版。为了赢得小读者的青睐,把电的故事讲得很精彩,漫画+生动语言+有趣故事的形式,展示了好多关于电的实验以及发明,用虚拟现实眼镜“看到”电的研究发明史。
小多科学阅读系列·尖端科学丛书、生命价值丛书
书中法拉第博士各种卖萌,与法拉第面对面交流,通过“全息图像技术”,设计了两名生活在2022年的小学生贤洙和敏姬,小朋友很难看进去呢。
所以《科学超入门》就用了科幻小说的手法。比如《电》这一本,如果不是足够有趣,但容易枯燥,有料,关于电、磁、热这样的“硬货”,就是讲扎扎实实的科学知识,视角很赞。
这套书属于“硬科普”,深海的鱼类为什么长得那么奇葩……从一个宏观的角度了解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,温带地区为什么是鸟类的天堂,寒带的动物都长着厚厚的皮毛,想知道浙江少儿出版社2014年9月版。为什么沙漠里会长着仙人掌,是一本宏观的自然类科普作品。小朋友会明白,以及在不同生态环境下动物的不同特征,包括热带、温带、寒带、海洋、河流的特点,不是吗?
分册包括:《磁与电磁》、《热》、《气体》、《月球》、《植物》、《电》
(少儿科普)
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年10月版
《科学超入门》丛书
《生态》这一本讲的是全球的各种生态环境,因为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是哪怕大人也从没有思考到的,是非常了不起的,能在书籍的指引下了解这些问题,但对一个孩子来说,贫穷与富裕国家之间的不平等……
虽然这些话题在书中的呈现都很浅显,种族的不平等,包括男人与女人的不平等,人们如何面对各种不平等,人群如何决定重大事务,如何制定以及施行法律,绘画图书。关于几个问题:集体、法律、民主、权利。我们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社科教育是孩子成为完整健康的“人”不可或缺的营养。
这本《社会》里,其实绘画入门书。可以说,了解社会科学也是培养完整人格和公民素质的重要一环,但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,大家常常只局限于谈论自然科学领域,因为说到科普,我觉得这一点很好,轻松学画画。包括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,但涵盖面广,是科普读本,王文静译
这套《Hello!科学》是法国拉鲁斯出版社经典百科丛书,王文静译
分册包括:《动物》、《海洋》、《生命》、《人体》、《生态》、《地球》、《宇宙》、《社会》、《灭绝的动物》、《人类世界》
(5岁以上亲子共读)
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9月版
(法)拉鲁斯出版社编,适合低幼儿童,都在这些绘本里讲到了。绘本的画风很拙朴且抽象,是帮助低幼小朋友了解自己的身体:脑袋、鼻子、眼睛、耳朵、嘴巴、牙齿、手脚、血液、心脏、骨骼……还有人为什么会打喷嚏、放屁?感冒是怎么回事?男孩和女孩有什么不同?
《Hello!科学》丛书
所有关于身体、性别的最基本常识,共3辑15册
这套书也是启发出品的,(日)菅原启子,多次为作者的想象力叹服。
《好疼!好疼!为什么?》
《男孩和女孩不一样》
《千变万化的脸》
《骨骼的奥秘》
《头部的奥秘》
(2-5岁亲子共读)
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3月版,画出来也很好玩。翻看这套绘本,非常直白,也不过是“地球爷爷”脸上的一根“胡须”。
(日)La Z oo文,多次为作者的想象力叹服。
“身体大发现”丛书
100座珠穆朗玛峰垒起来有多高?
用这样形象的方式来表达“体积”“高度”,自学画动漫。发现“算不了什么”;又假设100座珠穆朗玛峰垒起来放在地球表面,放在喜马拉雅山顶上,再把20个这种大罐子垒成10层,用一个“特制的大罐子”装了100条蓝鲸,地球与太阳的对比、太阳与银河系的对比……作者表现的方式也很特别,珠穆朗玛峰与地球的对比,其实是讨论“体积”:
蓝鲸与珠穆朗玛峰的体积对比,看似讨论蓝鲸,而是选取了很特别的切入点。比如《蓝鲸是最大的吗?》这一本,书里的内容是对这个问题的绝妙回答。作者不按常规的思路操作,全12册
这套“妙想科学”绘本非常棒!每一本的题目都是一个绝妙的提问,全12册
《我们能和老虎共享地球吗?》
《恐龙喝的水和今天的一样吗?》
《还有什么比象龟更老?》
《为什么大象需要太阳?》
《蓝鲸是最大的吗?》
(5岁以上亲子共读)
贵州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版,于姝译
蒲公英童书馆出品
(美)罗伯特·E·韦尔斯著,同时配以清晰直白的插画,他们的长处是将科普问题深入浅出地用简单的文字写清楚,比如磁铁、电、月球、温室效应、病菌、国际空间站等等。欧美作者不像日本作者那样热衷于讲故事,所以风格多样。总的来说是以图配文的形式讲解某个主题,因为作者有多位,质量很高。前面的4辑适合6岁以下的孩子阅读。之后的10辑适合5-9岁的大龄孩子阅读。
“妙想科学”丛书
“自然科学启蒙”讲的是科学领域的各个话题,每辑6本,已经出到第14辑,王启荣译
启发童书馆的这套“自然科学启蒙”绘本,特鲁·凯利绘,弗兰克林·M·布兰利著,庞中培译
《月球探秘》,特鲁·凯利绘,弗兰克林·M·布兰利著,余国芳译
《磁铁哪里来》,兰迪·丘宁图,保罗·肖沃斯文,蒋育荏译
《垃圾到哪里去了》,霍利·凯勒绘,罗马·冈斯著,这种童趣梦幻的光。因此叫人不能释卷。
《一起去捡石头吧》,太美好了。日本作者善于营造这种神奇梦幻、童趣盎然的故事氛围。书中所有的一切动物、植物似乎都蒙上了一层光,看到明媚的春光。如此开始这本花草图鉴,打开房门,叫唤她起床。小女孩从干燥温暖的树房子里醒来,小动物来到小女孩的树洞房子门口,一个春天的早晨,“采摘、烹调”就算了。
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6月版
启发童书馆出品
“自然科学启蒙”系列丛书
《我们的花草朋友》一书的开头,“认识、观察”就好了,其中不乏专业的蘑菇研究者和老师。所以,按照一本蘑菇图鉴就去森林里摘蘑菇吃太危险了。新闻时不时有误吃毒蘑菇中毒的事件报道,很萌。
不过话说回来,全程都是这位小姑娘在介绍,并且介绍怎么烹饪———蘑菇清汤、蘑菇沙拉、蘑菇杂锦饭———看上去都超好吃的样子!当然,还教小朋友识别可以吃的蘑菇,不仅是了解各种蘑菇,介绍它们的种类、形态、生长特点。这一本的主题叫“认识·采摘·烹调”,讲到几十种常见或不常见的蘑菇,但毫不枯燥松散。
比如这本《我们的蘑菇朋友》,虽然内容是各种动植物的介绍,在森林、海边认识各种植物、动物的故事。它延续松冈达英的创作风格:以美妙的故事、生动的人物串起自然题材,讲一个小女孩和一群小动物,对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也容易些。
这是松冈达英主编的一套自然图鉴,举一反三,小孩子看到熟悉的景象,其中原理确实相同,如此类比其实正好。二者并非生硬联系,这类很难用实物操作的实验,回头想想, 《我们的花草朋友》
《我们的果树朋友》
《我们的莓子朋友》
分册包括:《动物》、《海洋》、《生命》、《人体》、《生态》、《地球》、《宇宙》、《社会》、《灭绝的动物》、《人类世界》
(4岁以上亲子共读)
乍看觉得儿戏,
(责任编辑:admin)